摘 要:新聞,作為依托互聯網等媒介為載體獲得蓬勃發(fā)展的一個行業(yè),它的教育工作,隨著網絡發(fā)展不斷進行調整,由早期的新聞教育向更廣泛的傳播教育擴張。本次調查在英國衛(wèi)報于2016年選出的新聞專業(yè)排名前十的院校和QS世界大學2016排名前150的院校中進行,通過分析這些院校的課程設置和學業(yè)要求,結合相關文獻和各大學官方網站上所展示的課程內容,對互聯網時代新聞教育的改革進行研究。目前,英美大學的新聞教育主要在三個方面進行了較大的改革。
關鍵詞:新聞教育;媒介融合;新聞采寫
一、注重大學科的交叉融合
在互聯網時代,新聞涉及到了各種專業(yè)和學科。單薄的新聞學教育不足以支撐起信息爆炸時代下的讀者需求。以英國新聞專業(yè)排名前十的大學為例,近年來,新聞專業(yè)的學生需要修習的課程涵蓋了法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多門人文學科,跨專業(yè)課程的數量甚至超過了新聞課程。
表1 英國排名前十的大學新聞專業(yè)涉及的跨學科領域
美國新聞與大眾傳播教育認證委員會(ACEJMC)的認證標準明確提出:新聞和大眾傳播專業(yè)的學生應獲得除專業(yè)理論課程外的廣泛的人文和科學知識,課程中的75%應來自于新聞和大眾傳播課程以外的課程知識[1]。
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為例,該學院只開設為期一年的碩士課程,但是區(qū)別于普通院校將新聞專業(yè)歸于人文課程的做法,他們將研究領域細分為了藝術類、音頻類、廣播類、業(yè)務類、數據新聞、紀錄片、國際新聞、調查、多媒體、政治、科學類和寫作這12大類。畢業(yè)于該校的學生可以獲得M.S理學碩士學位和M.A文科碩士學士,理學碩士課程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該校提供了數據挖掘,數據處理等方面的課程,使得學生們擁有收集數據和分析數據的能力,讓新聞不止是事實的告知,同時還可以對事件的深度進行探究,提供科學的,讓人信服的依據。
二、積極應對媒介融合對于新聞采寫的影響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簡單來說就是傳播媒介的一體多能化,這個概念最早由美國馬薩諸塞州理工大學教授浦爾提出,是指將不同的媒介形態(tài)“融合”在一起,產生“質變”,形成一種新的媒介形態(tài),如電子雜志、博客新聞、新聞客戶端等等,現今,人們將媒介融合的范圍引申的更加廣泛,將一切媒介及其有關的要素囊括進來,不僅包括媒介形態(tài)的融合,還包括媒介功能、傳播手段、所有權、組織結構等要素的融合。
目前,世界已進入資訊多樣化時代,人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傳播者和接受者。媒體人需要更加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才能夠適應媒介的多樣化。為此,大部分英美新聞院校都已推出基于媒介融合或者與媒介融合相關的課程。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新聞學院和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的新聞寫作課程為例。高校的新聞寫作內容大致分為了兩部分,一是新聞報告寫作,二是新聞寫作。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將這兩種課程分為了線下和線上兩部分。
表2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新聞寫作線上線下課程
該課程設計與大部分院校的媒介融合課程相同,在某些大學,比如紐約大學,還開設了新聞的文學課程,通過對文學著作的學習來獲取城市報道的經驗。總的來說,高校的媒介融合課程總體有以下特征:(1)更加重視新聞六要素的作用,尤其是新聞標題和導語的寫作得到了進一步的重視,并且強調要在短時間內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2)拼寫、語法與網絡寫作規(guī)范內容進入網絡新聞寫作的教學內容中,同時加強新聞“故事板”,新聞數據等在新聞中的應用,注重新聞的完整性和說服力;(3)由于網絡新聞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因此“網絡新聞報道”的教學內容設置了許多與紙媒共同的內容,其中包括:統計學、基礎數學與計算機輔助報道等;(4)負責教學的教授在課程中也更加強調新聞概念,而不是簡單的軟件技術的使用。
在媒介融合上做的比較好的主要是美國的密蘇里大學。它于2005年專門開設了一門媒介融合的課程,根據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高級社會研究中心主任孫志剛博士的受訪資料來看,“關于媒介融合,密蘇里新聞學院的做法是結合網絡新聞寫作和新媒體寫作方面的內容,保持傳統的同時也要與時俱進,每一門與傳播有關的課程,必須上媒介融合原理這門課。同時,老師們授課也要求媒介融合,就是要求上每一科的老師都要在自己的課程中融入新媒體和媒介融合的概念。[2]”
這些院校的媒介融合課程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非常注重學生的多平臺寫作能力,并將這種能力作為最終學生成績是否優(yōu)異的重要考核標準。
三、注重實踐,實行精細化教學
新聞傳播專業(yè)方向課程方面,密蘇里新聞學院實行精細化教學,將一門課程按不同的方向細分,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課程選擇。以新聞報道類課程為例,該校開出的課程有:新聞報道、中級新聞報道、新聞編輯、互動寫作、信息圖表應用、科學/健康/環(huán)境寫作、評論寫作、社論寫作、高級寫作、宗教報道與寫作、健康報道實務、計算機輔助報道、調查性報道、財經報道、國際問題報道、參與式新聞、社區(qū)報紙、融合媒體報道、新聞編輯、融合媒體編輯和制作、融合媒體報道編輯和市場等等,課程幾乎涵蓋各類新聞報道與寫作。
而密蘇里新聞學院之所以聞名于世,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它的“密蘇里方法”,它擁有9家媒體和廣告公司,數量高居全美高校新聞專業(yè)之首,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實習資源。這些媒體本身的專業(yè)性也保證了學生實習的質量,比如《哥倫比亞密蘇里人》這種面向社會的雜志,印刷版一周五刊,網絡版則是每天出版[3],迫使密蘇里新聞學院們的學生必須有能力高效地產出有價值的新聞。同時,學院對于實習的管理非常嚴格,以小時計算學生的實習時間,填寫小時日志,同時在實習期間完成由實習部門發(fā)送的自我評估表格。密蘇里豐富的實習資源和嚴格的審查機制使得它能夠確保從這里走出的每一個學生都有能力勝任畢業(yè)后他們將要面臨的工作。
四、在師資的選擇上注重老師的從業(yè)經驗和國際化的背景
在教師資源的選擇上,有一個普遍的趨勢就是越來越國際化,以新加坡國立大學藝術和科學學院為例,學院的教師交流計劃與來自于美洲、亞洲、澳大利亞和歐洲的大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幾乎涵蓋了全球。
在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師資隊伍的選擇最為注重的就是老師的從業(yè)經驗,在密蘇里以外的其他新聞學院,也在聘請老師時也更加重視他們在業(yè)界的工作經歷。
密蘇里大學的Brooks 副院長說:“我們的教學方法同美國許多其他的新聞院校不同。我們有日報、商業(yè)電視臺和電臺,在這些媒體中我們的教師也都擔當編輯工作,所以我們給了學生第一份工作的經驗,這樣,他們工作中的第一個錯誤是在這里犯的,他們畢業(yè)后看上去要比其他的畢業(yè)生成熟許多。這也是為什么過去幾年美國電臺和電視臺的主管以及美聯社的主編等在問及他們會選擇哪所新聞院校的畢業(yè)生時,總是將密蘇里新聞學院的放在第一位。我們?yōu)榇烁械津湴痢_@是開展新聞教育更昂貴的一種方式,因為這樣需要更多的師資[4]。
改革動因總結為兩個方面:
1.業(yè)界需求
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開始之前,美國的數字報紙的發(fā)展已經有了相當的規(guī)模,但是,金融危機之后,美國新聞業(yè)可以說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擊,為了使傳統報紙和網絡更好地整合,美國很多報社開始進行機構重組,對記者進行新的訓練。比如 2009 年 4 月,《華盛頓郵報》宣布機構重組:簡化部門設置,強化編輯記者跨部門、跨平臺工作的能力,促進報紙與網絡業(yè)務的整合。
圖1為麥肯錫公司在2014年推出的針對全球報紙/消費者印刷廣告和流通支出,其中,2015-2019年為流通支出的預測值??梢钥吹剑趫蠹?,雜志等一系列印刷產品上的廣告投入一直呈現出下降趨勢,也能夠從側面反映出目前媒介的重心在向以互聯網為中心的多媒體轉移,加大了業(yè)界對于能夠熟練掌握多媒體寫作能力的人才需求。
圖1 報紙/消費者印刷廣告及流通支出
2.學院內部需通過改革來適應不斷變化的外部環(huán)境
組織理論和課程改革的研究成果都認為,變革是各種組織應對外部不確定性和壓力的一種方式。(無論是實際存在的還是主觀上認為的壓力)。在新媒體環(huán)境的壓力下,作為組織,新聞和大眾傳播院系也必須通過引入媒介融合課程來適應外部的環(huán)境與壓力。
除了應對外部壓力外,新聞傳播院系還需要通過變革來維護自己的組織先進性,以避免在激烈的競爭中被同行業(yè)的組織淘汰,在文化上繼續(xù)獲得公眾、客戶和其他專業(yè)人士的承認和認同。這種認同在行業(yè)競爭愈發(fā)慘烈的今天顯得尤其重要,它是院系獲得更多外部資源的必要條件[5]。
目前,中國的新聞教育大體上已經與國際上接軌,但是仍然存在實習資源不足,課程設置不合理,器材設備供應不足等問題,參照英美優(yōu)秀大學的教育理念和課程設置,對于新聞教育在中國的改革,仍然十分有借鑒意義。